每一期的瑜珈素養生活都包含了一個動作的習練影片,儘管它附帶了一些相應的習練細節,但是一想到瑜伽教學到底是我的主要職業,就覺得對於這些習練視頻有些冷落。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習練。

 

古早的時代,一起床就有忙不完的事,即使是煮個早飯都得劈柴升火,而在隨後的一天當中,幾乎每一件事都要求身體不同程度的勞動。我常常在想,我們在健身房裡汗流浹背的運動卻沒有任何的「生產」,對古人來說一定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。

 

以現代人久坐和少動的情況來說,運動的首要目的應該是提升體內的血液或者能量循環,舒緩一天下來所堆積的肌肉緊繃。所以儘管我們每週的習練內容不盡相同,這一層習練的內涵是不能少,也不會變的。

 

主動的在身體上產生關節運動,本身就包含一組肌肉的收縮和另一組肌肉的舒張,其結果是在身體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壓力狀態,造成能量或是血液從高壓地區流向低壓地區,因此而促進了血液的循環。你會發現,這個簡單的理論和它所產生的結果,根本上是來自身體巧妙設計。如果我們了解這些屬於身體的自然律則,我們要做的就是「順應天道」而已。而它也同時說明:我們的身體是被設計來健康,而不是生病的。

 

然而,要達到這個促進循環的目的,身體必須處在一個相對的放鬆狀態,否則如同一個捏緊的海綿,即使放在水龍頭下,也吸不了水。這是為什麼,我們的習練的第一項原則便是放鬆,

 

建立一個有效的習練,需要反覆在身體上實踐和實驗。其中包含對自己身體的認識,對動作質地和能量流動兩者關係的覺知和敏感,以及對於在過程中的種種經歷,不管是惰性還是自滿的「不執著」,就像里爾克所說:「讓一切在你身上發生,不管是美好的,還是可怕的。堅持下去,沒有什麼感受是最終不變的。」

 

 

的確,習練和不執著就像一雙互相扶持的手,讓我們在跌倒時能站起來,讓我們走得更遠。

 

帕坦加利在瑜伽經的第一章裡,談到達到瑜伽狀態的努力時,提到的就是這兩個元素:習練和不執著。

 

瑜伽經裡說的 abyasa 指的是一種「重複」和「持續」的習練,包含著一種決心和對自我的承諾。 唐吉軻德的作者塞萬提斯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:

 

如果你從馬背上摔下來,你一定要站起來,拍拍身上的灰塵,然後重新上馬,如果你又從馬背上摔下來,你一定要站起來,拍拍身上的灰塵,然後重新上馬,如果你又從馬背上摔下來,你一定要站起來,拍拍身上的灰塵,然後重新上馬。 然後有一天你會看起來好像從來沒有從馬背上摔下來過。

 

這段話很好的說明了帕坦加利對習練的態度:挫折和失敗是難免的,它根本是「配套」的項目,所以不要待在那裡怨天尤人,站起來,打理好自己,如同一個嶄新的一天,重新開始!很有意思的是,同樣的句子,他一字不改的說了三次,明顯的在告訴我們,這個習練的根本就是「重複」和「持續」。

 

至於 Vairagya「不執著」,帕坦加利說:是對於過程中感官的顯現沒有任何渴望。在瑜伽的過程中,獲得某種令人讚賞的「能力」是很平常的,但是一旦對它們起了執著,前進的腳步就停下了,有如目的地還未到,就逗留在路上的美景。

 

我想「不執著」的背後有個關鍵的因素,就是你知道還有「更好的」。在瑜伽經裡,它意味著對於三摩地狀態的清晰體驗。或是在薄伽梵歌裡克里希納多次說到「要認識我」。佛陀早期的求道過程中,從一個老師到另一個老師,他最終都選擇離開,就是因為他知道:「這個還不是」。我想這種「辨別能力」在靈性的修持上,實在是不可或缺的。

 

本期藝術欣賞

 

 

本期的名畫欣賞是現藏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阿巴特利斯宮(Palacio Abatellis),由當地的畫家梅西那(Antonello da Messina)所作的《聖母領報》(Annunciation)。

 

西西里島儘管有著豐富的希臘和羅馬時期的遺產,卻始終沒有出現過傑出的畫家,所以這幅畫讓西西里人無比的驕傲是可想而知的。

 

《聖母領報》是所有的聖經故事情節中(也許除了耶穌的受難之外)最常被描繪的:故事說到天使加百利來到瑪利亞的跟前,告知她將以處女的身分受孕,並生下上帝之子——耶穌。大多數的《聖母領報》都包含多個角色,除了天使加百利之外,經常還包括上方的天父,以及那象徵聖靈,穿梭與兩個世界的鴿子。梅西那的《聖母領報》是少數天使加百列不在場的例子,事實上,整幅畫就是瑪利亞以胸像的呈現,讓人很容易以為這是幅平常的肖像畫。

 

梅西那的「聖母領報」美的令人嘆為觀止,站在這幅畫面前的七八分鐘讓我感覺充滿幸福。 瑪麗亞撲索迷離的眼神幾乎可以和蒙娜麗莎相比,她看起來完全沒有常見的敬畏或是驚訝,事實上,畫中寧靜和深邃的面容讓人覺得,身處於冥想狀態的瑪麗亞,面對這個不尋常的訪客,她的「不執著」使她幾乎完全不受打擾。這讓我想起在菲洛卡利亞(Philokalia)的一段話似乎也回應了這個場景:「當一個僧侶在沙漠中專注於「內在的祈禱」。出現了兩個天使並在他的兩側並肩行走。但是僧侶完全沒有理會他們,因為他不想失去那「更好的」。

 

也因為天使加百利的「不在場」,讓人覺得這整個「情節」其實都發生在瑪麗亞的內在世界,如同詩人魯米所說:「我們每一個人內在都有一個耶穌,等著被降生。」

 

本期選句

 

本期的選句來自加拿大的詩人瑪格麗特·阿特伍(Margaret Atwood)

 

水不懂得抵抗。水只會流動

當你把手放進水裡,你所感覺到的是溫柔的愛撫。

水不是一堵牆,它不會阻止你

但是水總是去它要去的地方

任何事物都阻擋不了它。

水是有耐性的,所以滴水最終可以穿石。

別忘了,你有一半是水,

如果無法突破眼前的障礙,

那就繞過去,

像水一樣。

 

本期習練

 

 

本週的習練我帶大家到了台南的孔廟,習練的內容延續了我們已經學習過的兩個主要動作:脊椎運動和 8 字型核心運動。影片中所加入了深蹲,是習練者自己的選擇,可做可不做。

 

習練中特別強調了脊椎側向拉伸和扭轉這兩個脊椎動作的複合,並在該位置下透過前側和後側的交替展開來產生空間,有了空間便是擺脫了「動彈不得」,自然能夠更好的放鬆,更自在的呼吸。

 

此外,我邀請大家在過程中嘗試尋找,和辨識出在什麼節奏和動作質地裡,身體有更理想的能量循環,藉此慢慢的找到屬於你自己的「氣感」和「如水般的流動」。